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4章 四与君采薇(三)(2 / 2)

只是这样的美人,却是满脸哀戚,深怀心事。

她走到窗边坐下,心事重重,喝了两口粥,便呆呆地坐在窗边,纤手支颐望着外面的青青柳色,一直静默着。

李舒白见黄梓瑕一直看着那个美人,便抬手在桌上轻敲了两下,说:“快点吃完,待会儿还要出去。”

黄梓瑕“嗯”了一声,赶紧吃完了剩下的半碗馄饨,等她再看向那个美人时,却发现她从包袱中取出了一个玉镯,怔怔地看着。

黄梓瑕的手,忽然一松,手中的勺子啪嗒一声,掉落在桌子上。

那个玉镯,对她来说,实在是太过熟悉了。

羊脂白玉的手镯,雕刻着两条修长宛转的小鱼,互相衔着对方的尾巴,在水波中转成一个完满的圆。因为鱼的体内被雕镂得半空,所以光线穿越而来,显出一种异常柔美明净的光线来。而鱼的眼睛,是小小的粉白色米粒珠子,镶嵌在白玉之上,珠光映衬着玉辉,极其精巧,夺人眼目。

这是禹宣送给她的,那一只玉镯。

这是他中举后,用郡里奖励给他的银钱买的,曾经伴着她多少个晨昏,她的手腕也早已熟悉那种沁凉的感觉。在她家遭剧变,仓惶逃出蜀郡之时,她身上唯一值钱的,不过头上一支簪子,腕上一个镯子。

谁也不知道,她将它送入当铺时,怀着多么绝望的心情。那时她曾经想过,这个手镯从她手腕褪下,以后,可能永远没有再见到的一天了。

然而,她没想到,在刚刚进入蜀郡之后,还未到成都,她居然就再度见到了这只手镯。

李舒白见她脸色忽然变了,便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端详着那只镯子,问:“怎么了?”

她见那个美人已经将镯子放回包袱中了,赶紧站起来,对李舒白说了一句“等一下”,便疾步向那个美人走去。

美人侧头瞥了她一眼,见是个面色蜡黄、长相毫不出奇的少年,便又将眼睛转了回去,收拾好包袱,站起来准备离开。

黄梓瑕立即说道:“刚刚姐姐那个玉镯,我认得。”

美人果然停下了手,迟疑问:“你……以前见过?”

她的声音略带沙哑,低沉而轻柔,与她本人十分相衬。

黄梓瑕点头,问:“不知姐姐从何处得来?据我所知,它的原主人在离开成都之后,便将它在路上当掉了。”

“这么说,或许是被当铺又卖了出去吧……”美人轻轻叹了一口气,低声说,“这是我一个姐妹的遗物,我从扬州过来找她,可她却已经去世了。这只镯子……大约是她的情郎送她的吧。”

黄梓瑕看她的模样,心下顿时了然,她与姐妹应该都是出身并不好的女子,而她当掉的镯子,被某一个人买去,送给了她的姐妹。

黄梓瑕便说道:“世事往往如此,因病、因意外而忽然去世者皆有不少,还请姐姐节哀。”

美人默然摇头,却没说什么。

黄梓瑕又问:“不知那个手镯,是否可转让给我?只因镯子的原主人十分喜欢那个镯子,至今还想寻回……”

“这是我小妹与情郎定情的信物,如今她已不在,这是我们几个姐妹唯一的念想了,无论如何,我也不会将它出让给别人的。”那美人一口回绝她的话,毫无转圜余地。

黄梓瑕见她如此坚定,也只能无奈说:“既然如此,请恕在下冒昧了。”

她转身走回来,李舒白若有所思地看着她,问:“那是你的?”

黄梓瑕低声道:“嗯,逃出来的时候,在路上当掉了。”

“还要吗?”他又问。

她想了想,又摇了摇头,说:“算了,于我是个纪念,于她也是,反正意义都一样。”

“而且,你很快就要去见到送你手镯的那个人了,而她却已经永远见不到了。”

李舒白的声音冷冷淡淡的,黄梓瑕没想到他已经清楚地窥见自己的心思,不由得心口微微一滞,呼吸也有点艰难起来。

她低头吃着东西,一直沉默,不说话。

他见她这样,又觉得自己不应说这种明显是赌气的话,便转过了话题,压低声音说:“她是云韶六女的大姐,公孙鸢。”

黄梓瑕一怔,问:“公孙大娘?”

“嗯,李十二娘的徒弟,无父无母的孤儿,所以继承衣钵后便改姓公孙。十七年前她曾上京献艺,我当时才六七岁,还住在宫里,至今难忘她的《剑气浑脱》。没想到十七年后,她依然是如斯美人,而且技艺应该更加精进了。”

黄梓瑕心向往之,说:“那么,她也起码三十五六了。”

“梅挽致也差不多这个年纪。”

黄梓瑕也不觉心中感慨。这两个当初一起赢得盛名的美人,如今一个荆钗布裙,独行天涯孑然一身;一个锦衣华服,幽居深宫万人簇拥。命运的无常,不得不令人感叹。

然而,究竟是谁活得比较开心,又有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