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22)(1 / 2)





  兵部侍郎曹叶荣的案子也处理的差不多了。

  皇帝本是想出了这样的事,就算这桩桩件件的罪名最后不能落实,可为了避嫌曹叶荣这个位置也坐不下去,只能调派别的部门,他也好趁这机会把自己的心腹孙锡晋调去顶替这个位置。

  可人家首辅大人就是好像早就看透了他的心思似得,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曹叶荣的案子他一甩手丢去了大理寺让人秉公办理,自己则是用了不到十日的时间,查出了孙锡晋贪赃枉法,私收贿赂各项罪名,还都是人证物证俱在。

  这案子呈上去,直接就被大理寺判了个流放。

  这下小皇帝傻眼了,不管曹叶荣的案子最后查的如何,兵部侍郎却怎么也落不到皇帝的手里,也不知道自己这番忙碌是给谁做的嫁衣。

  皇帝气得两天都没有上朝。当初自己是皇子的时候就斗不过温彦丰,处处受他制衡,如今他已然是一国之君,怎么还是拿捏不了这只老狐狸呢?

  再说到钱氏哥哥,钱林墨和武安侯的勾结。

  也不知道是不是钱氏转述了温知如那番话真的起了那么大的作用,钱林墨这回可是铁了心的非要争取到工部侍郎的差事。

  之前温彦丰和钱氏提起钱林墨要娶武安侯小女儿的事,钱氏也以为不过是钱林墨巴结武安侯别人传出来的风言风语,武安侯的幼女家中排行老七,虽是老来得子可却是正正经经的嫡女,嫁人做妾总是不合适的,若要是平妻钱夫人绝对不会同意。

  可谁想不到半月,钱府突然传出,说钱林墨的原配不敬公婆,在家中大吵大闹不许夫君纳妾,甚至说出她与府内管事有私情。

  钱夫人拿受得了这个委屈,当时一根绳子就要上吊,幸好被及时救了回来。

  可这样也挽回不了丈夫的半点同情与多年的夫妻情义,一纸休书,将钱夫人送回了娘家。

  钱夫人李氏与钱林墨成婚时,钱林墨还是个芝麻绿豆的小官,自然也娶不了什么高门大院的贵女,李家纵有千般委屈在钱家和武安侯的权势面前也只能忍气吞声。

  李氏后来的死活也就没人知道了,只是京城里凡是听说这桩事儿的,无不唏嘘钱林墨的薄情和势力,当然那都是后话了。

  如今钱林墨这边休了正妻,立马就娶了武安侯府的七姑娘,转眼又升任了三品工部侍郎,那正是双喜临门无比的春风得意。

  温知如这时候也想不明白瑞王爷和他爹这是在下的哪盘棋。

  首辅大人就算再不待见钱林墨,可两家也是正经的姻亲,武安侯没理由和钱林墨扯上关系,还无端搭上自己的嫡亲女儿,除非他这本身就是另有所图。

  温彦丰也不可能不知道武安侯背后的人是谁,从他那天提醒钱氏让她回去规劝钱林墨的话里就听出来了,可偏偏真到钱林墨要和武安侯结成亲家升任工部侍郎的时候,温彦丰却丝毫未有所动。除了借口公务繁忙没有去钱林墨的婚宴亲自道贺,该有的礼数一样未少,还让钱氏带着两个女儿回娘家住了几日帮忙操持婚事。

  这可不像首辅大人的为人啊!

  要知道,前世首辅大人可是一手就斩断了钱林墨所有升官的可能。

  *************************************

  刚过九月,天气渐渐转凉。

  下过几阵秋雨之后,各院都开始准备起了冬衣。

  这一年的初冬京城有两件大事值得温知如注意的。

  第一件事是锦翌轩锦二少终于向朝安郡主提亲了。

  锦翌轩虽不是嫡子,可不论相貌才学都无可挑剔,最重要的是郡主心里早属意与他,舒宁长公主也很满意。

  眼看着,这婚事就要定下来了。

  第二件事是发生在山西。

  听说山西有官兵目无王法当街调戏良家妇女,致使别人羞愤而死,那女子的家人状告到官府,县官不但不与理会,还治了那户农家的罪名,一顿板子将那女子的父母和弟妹活活打死。

  虽说是草菅人命,可那农户家里无权无势,天高皇帝远的,要压下来也是轻而易举的。

  偏不巧那个被调戏的农家女之前订过一门亲,未婚夫去年中了举人今年正进京赶考,虽说最后名落孙山,可小伙子毕竟年轻,也是有才气的,在京城结交了不少一同赴考的世家子弟,又得了国子监一位学正的赏识,便留在了京城,决定奋发三年,再次赴考。

  如今家里的未婚妻出了这事儿,当地的官员竟然还想瞒天过海,读书人本就是义愤填膺的性子,直接就一纸状书告到了顺天府。

  本来这事要处理也简单,直接将肇事的官兵抓来,再办了那个狗官,可顺天府尹派人去当地一查,才知道事情哪有那么简单。

  那肇事的官兵似乎是私兵。

  在大锦朝,招募私兵也是罪同谋反。

  难怪那县官要直接杀人灭口,这背后的人物可不简单。

  顺天府尹不敢轻举妄动,便呈了密报给皇帝。

  小皇帝也知道事有蹊跷,准备派一个信得过的人选作为钦差,亲自去山西走一趟,查探一下虚实。

  温知如记得,前世也是出现过这样的事。

  最后的钦差似乎给了新贵得宠的锦二少。他即将是长公主府上的乘龙快婿,未来的郡马爷,长公主为自己女儿的未来着想,自然要为女婿某一个好前程。

  温知如也不太记得,最后锦翌轩这个钦差到底把案子查的如何了,这个招募私兵的罪名最后好像是被按在了哪个名不见经传的郡王身上。

  郡王被满门抄斩,锦翌轩得了皇帝嘉奖,步步高升。

  这一世,他可不想让这对狗男女过得这么写意。

  原本,他还想等锦翌轩娶了亲再去给他们添堵,这会儿怕是要提前了。

  作者有话要说:  嘤嘤,好久木有v文了~~你们希望世子和知如遇到什么事呢?

  第35章

  大锦皇朝, 清和四年。

  这一年是个暖冬,京城到了十月还迟迟未有降雪。

  不止是气候暖和,京城内还有一件事也传得沸沸扬扬。

  朝安郡主的未来夫婿, 深得长公主和皇帝赏识的贤王二公子锦翌轩, 竟然早已有了外室, 还有个将近四岁的私生子,可锦二公子为了成为郡马, 已经抛弃妻子, 翻脸不认人。

  这个传言被说的绘声绘色, 包括小孩酷似锦翌轩的长相, 他美艳的生母, 还有孩子挂在脖子上那枚刻有贤王府标示的金锁。

  简直是事无巨细,让人无法不信服。

  这传闻没几天就被传入了长公主府和贤王府,连久在深宫的皇帝也听到了风声。

  皇帝和长公主当然是不乐意的, 朝安郡主更是气的砸了一屋子的瓷器碗盏,呜呜直哭。

  还没嫁呢, 好端端就多了个姨娘和庶长子出来,这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

  而锦翌轩这个喜当爹的当事人只觉得脸被人啪啪扇了几十巴掌, 简直是眼冒金星,完全搞不清状况。

  他承认平日里看到温柔貌美的女子都会多看两眼, 可也不至于色胆包天到做出那样的事情来落人口实。

  后院里有两个通房丫头,偶尔和些狐朋狗友去过一两次青楼, 除此之外他真的想不起来自己何时就有个貌美如花的外室和一个三岁多的儿子了。

  这黑锅背的,还是在他人生最要春风得意的时刻, 他真是有苦说不出啊!

  这几天他那个向来都不怎么爱管事的王爷爹都差点有打死他这个不孝子的念头了!

  就在这个传言风靡全京城的五日之后,新一轮的消息又来了,听说那孩子和他貌美的娘亲之前被人当成丫鬟买进了府, 就在温尚书府上。

  当然这个世上没有平白无故的空穴来风,事情传的那么似模似样,关系到自己儿女的终身大事,长公主府和贤王爷府都准备将事情好好调查清楚。

  *************************************

  温府最近很忙,这一点让温知如实在是有点无奈。

  本来他就是打算散布一下小道消息,搅合了锦翌轩的差事和婚事,等时机差不多就让余氏带着小闲去王府认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