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章(1 / 2)





  “不敢当,叶经,既然去瞧你婶娘,不好空手去,先去账上支一个月的月钱给你婶娘买点果子带去。兰儿,给小妹也弄一碗解暑汤,看她脸热的。”穆娘子理了理身上的碧色暗花纱裙,笑着问媒婆:“婶子,不知外头又有什么新鲜事没有?家里燕卿病了,老爷叫人在家设坛消灾,我原说要去广福寺纳凉,如今也去不得。”

  “日日天黑天明的,哪有个什么新鲜事。” 岳氏眼瞅着那个叫兰儿的丫头递给谢琳琅一块糖蒸酥酪,心里给那块点心估价,瞧见穆娘子有些闷闷不乐,便笑道:“若说新鲜的,也有一样。听说京里要来人看堤坝,早两日,钟员外就将梁溪有名的窑姐儿包下了。谁知那两个……”见穆娘子微微蹙眉,心知自己失言了,穆娘子是斯文人,不像其他家娘子爱听这些,“有个三十五六的外省人来,专门寻了咱们梁溪的媒婆要买四岁大的小丫头。”

  穆娘子心一跳,谢琳琅也不由地一怔。

  “要四岁大的做什么?像小妹,进了家门也要白养活她两年才能有个用处。”穆娘子为掩饰心慌,便笑着说道。

  岳氏见穆娘子来了兴致,说道:“可不是么。不知他从哪里听说娘子大手笔一下子买下八个丫头,就问起娘子府上,问娘子府上可是四年前才从苏州过来的,又问娘子家买卖如何。”

  “嫂子怎么跟他说的?”穆娘子心里不禁燃起希望,心道那人十拿九稳就是来找她们的,冷不丁听到一声含糊的“娘”,心一揪,见奉卿哈哈地笑,微微偏了头将眼睛移开。

  “我说娘子家早就在梁溪买下宅子了,有五六年了。娘子家自然是如今日进斗金,新开的丝绢铺子,一日赚下的铜钱能装五六簸箕。他问了好些话,还说过两日再来跟我说话。”

  谢琳琅啃着点心的手一顿。

  穆娘子也失望了,穆家如今做的买卖压根不像是能一口气买下八个丫头的豪富人家,穆家的银子来得古怪,还望那人发现了才好,“那人……”原要问姓甚名谁,又怕惹起丫头怀疑,便笑了,“当真是古怪,好端端的,问起我们家做什么。倒像是我们有意做出什么事来着人眼。”

  “娘子,人参拿来了。”桂儿将一包人参片放在岳氏手边的蜻艇腿梨木小几上。

  岳氏拿了手点了点人参,笑道:“可不是嘛,那人也携家带口的……”

  “携家带口?”穆娘子诧异了。

  “是呢,领着个二十出头的小娘子,那小娘子怀里抱着个一岁大的小哥。如今都跟着他们主人家住在林县令家里。”岳氏仿佛没瞧见穆娘子脸色稍变,又自顾自地说,“那小娘子仿佛是后头娶的,人水灵的很,大眼睛樱桃嘴,据说是大户人家的副姑娘、大丫鬟,一身的气度呢,啧啧,难怪被商官人疼成那样。”

  听到商官人三字,穆娘子脸色煞白,手指待微微蜷缩着去拿茶盏,不等拿到茶盏又收回来,心里起伏不定,料定商官人就是商韬了;如今岳氏说商韬已经再娶……虽说自己已经“再嫁”,他再娶也在情理之中,但心却止不住地难受,心知自己回不去了。

  “听说嫂子也会些法术给人消灾,我这有些燕卿的旧衣物,劳嫂子捎带回去,替他烧化了,给他多念几回经,也替他消灾解难。”许久,穆娘子微笑道,心里有苦说不出口,但已经打定主意要将谢琳琅送回谢家,至于她自己,等她见到商韬的时候便以死谢罪。

  穆娘子说话间,又叫桂儿、兰儿去将薛燕卿的旧衣裳拿出来,检查时,悄悄地将自己一方帕子盖在手掌下搡在衣裳堆里,亲手将包袱系上,又给了岳氏五百钱做谢礼,盘算着她的帕子是好的,岳氏见了定然不舍得烧掉,定要留着用,若侥幸叫商韬看见,商韬必定会来救她们。

  满腔希望寄托在那帕子上,穆娘子看向那包袱的眼神隐隐有些热切。

  谢琳琅一口气哽在嗓子眼里,虽没看见穆娘子掖帕子,但听到一个商字,便想到他父亲身边的大管事商韬,心知商韬寻来了,额头微微有些冒汗,心里矛盾得很,一面盼着薛令、薛燕卿的算计付诸东流,一面又明白若是假琳琅被接回谢家,自己再回谢家就是难上加难。

  岳氏听说叶经在二门上准备好了,便要告辞。

  “日后常来陪我说话,我也上了岁数,越发懒得动弹。想给官人挑选一个相貌好、性子和柔的妹妹。”穆娘子浅笑道。

  岳氏见穆娘子要给薛令买小妾,越发高兴,许诺道:“娘子放心,一准给娘子挑一个千伶百俐的来。”又行了个万福,一手牵着谢琳琅,一手背着包袱,就向外去。

  谢琳琅矛盾得很,手心里沁出汗水,听到穆琳琅一阵银铃般的笑声,目光穿过姹紫嫣红的牡丹、芍药、茑萝看过去,依稀看见穆琳琅手里挥着一根竹竿,正被薛令抱着粘知了。

  谢琳琅隐隐有些羡慕,心道假琳琅的命就比她好那么多,这么快就能回谢家?

  作者有话要说:

  ☆、10唯利是图

  闷热的天里,一声声蝉鸣叫人越加地烦躁。

  岳氏、谢琳琅两个不禁怀念起方才水边亭子里的凉爽,顶着太阳匆匆地向前走,出了角门,跟叶经汇合,三个人便出了穆府。

  出了穆府,岳氏终于说出了实话:“你们老婶子就是有些中暑了,没什么大碍。这次接你们出来,是你们大哥知错了,想当面跟你们赔不是,然后兄弟两个商议下如何给你们老婶子养老。兄弟间有什么恩怨都摊开了说,万万不能叫老人家跟着受苦。老人家没几年活头了,权当看在老人家的面上,叶经,你就让一步,跟你大哥好好说话。”

  此大哥,就是叶家老头死后将叶经、谢琳琅两个赶出家门的叶家老两口的侄子。

  谢琳琅眨了下眼,她上辈子前半生算是“顺风顺水”,“如珠如宝”地养在穆家,嫁给青梅竹马的“哥哥”为妻,“疼她”的父亲成了公爹,自然不似其他人家的媳妇受人刁难,是以,前头大半生她的日子是不需要拐弯抹角的,乃至于她成了官妓,身份有云泥之别后,依旧有些抹不过弯,对一些人情世故有些不通。此时听那无情无义的叶大哥要跟他们赔不是,就想到一句“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叶经伸手按在谢琳琅头上,又惊又喜道:“果真?这两日天热得很,娘子体恤下人,赏了我们一些瓜果。正惦记着婶娘,想给婶娘送去,又怕大哥扔出东西说‘我们难道缺了婶娘这一口?’于是不敢送去。”

  岳氏脸上的褶子越发深了,堆着笑试探道:“叶经,婶子也不瞒你,若不是你大哥成日里赖在我家不走,我也不骗了你们兄妹两个出来。你们兄弟和好后,可就不是一个瓜两个枣的事了,这养老太太的事,你也得摊上一半。”

  “婶子,我明白。”叶经点头,那叶家大哥想跟他和好,不过是看他做了穆家小厮,指望着天长地久地从他这拿银子;既然他要银子,那就给就是了。比之那些许银子,吃一点亏,买个清白的身世更要紧。

  岳氏有一样事说不得,那就是叶家大哥在她家门前闹着要叶经的卖身银子,闹得难看了,她才肯替叶家大哥跑一趟,此时见轻易就说动叶经,又惦记着另外一桩差事,一边递给叶经几十个钱,一边拿了话支开他:“劳你跑一趟去轩西大街上给我雇顶轿子,我跟你妹子坐着,也免得被日头晒昏了头。”

  “哎。”叶经爽快地答应,拿了钱就小跑着去雇轿子。

  岳氏拿手遮在眼睛上,见叶经走远了,便轻轻推了下谢琳琅,叫谢琳琅跟着她走。

  谢琳琅心想岳氏还要再卖她一次不成?跟着岳氏走了几步,进了穆家当铺对面的穆家彩帛坊,瞧见穆行的身形一闪而入,进了里间,便忙做出没见过世面怕生模样紧抓着岳氏的裙子,跟着她进去。

  岳氏嫌弃地嗤了一声,推了谢琳琅一下,待要自己进去,见谢琳琅咧着嘴,小兔子受惊一般抱着她的腿可怜兮兮地看着她,未免多事,就由着谢琳琅,进到里间,只瞧见五彩斑斓的彩帛堆成一堆,其中一匹上头标着七两八钱字样。

  薛令见岳氏看那一匹玫红缎子,就将那匹布向岳氏推了推,又看了眼谢琳琅。

  “大管家,不碍事,这丫头自己个话都说不出个整个。”岳氏急忙去看那缎子,心里盘算着这缎子的用处,听到一声咳嗽,便忙将包袱递过去,“这是娘子叫我捎带出来,替燕哥儿做法烧化了消灾的。”

  穆行瞥了眼那张着嘴目光呆滞的谢琳琅,见她嘴角挂着晶莹的口水,便蹙眉转开眼,拆开那包袱,最后捏着一方帕子冷笑。

  谢琳琅没看出那帕子有什么不妥,转念一想,穆娘子原说要请岳氏烧化衣裳,那这多出来的帕子,定然是穆娘子偷偷塞进去的,想来这就是穆娘子想叫商韬认出来的东西,可是穆娘子是商韬什么人,会亲密到以为一方帕子就能叫商韬认出她来?

  忽地醍醐灌顶,想到自己上辈子回谢家后,商韬的儿子自称是她奶娘的儿子,还说他娘在苏州被乱民害死了……依着年纪,还有那亲密程度看,穆娘子就是她奶娘?!

  “大管家,该说的我都说了。”岳氏堆着笑,抚摸着缎子。

  穆行冷笑着点头,然后叹息道:“嫂子,咱们可是一辈子的街坊领居,你可不能为了一点子钱昧良心帮着姓商的。他许你多少钱,你回头来跟我说。”

  岳氏迭声答应了,虽知道穆行这么关心那姓商的,姓商的又偷偷摸摸地打听梁溪人家,这其中必定有鬼。但她不过是个中人,只赚几两银子的小人物,何必问那么多,“晓得了,谁不明白这个理,那姓商的问你们家琳姐儿,我就回他说是前年才找回来的,当初被拐子拐走了。姓商的听了这话,又改去问其他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