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九十八章 正视过去,东港大学作报告,黄益春:王浩会同意回来。(2 / 2)


“不过,好消息是暂时没有人指出错误……”

报告,不是必须的。

但针对国际最顶级的数学成果来说,最好还是要做个报告,否则评审就需要很长时间,拖的太久也许就会出问题。

佩雷尔曼同样是把庞加来猜想的证明发到了网络上,但他的性格有些怪异,一直拒绝做相关的报告,后来就引发了一系列的纠纷。

西海大学同样关心王浩的报告。

学校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数学领域来说,西海大学的影响力太低,报告肯定不能在大学里进行。

哪怕王浩本人有足够高的影响力,但大学里没有其他权威的数学家坐镇。

王浩作报告也并不需要发愁地点,因为有很多机构已经发来了邀请函,还包括一些国外顶级的机构。

他首先排除了所有国外的机构,原因很简单,就是不想出国。

“我只打算在国内做报告。”王浩对周清源说道,“就在高校里挑一个吧,或者科学院数学所也可以。”

他仔细看了一下邀请函,发现顶级高校都发来了邀请,包括水木大学、首都大学、东港大学、苏东大学,等等。

“要不还是水木大学?或者是科学院数学所?”王浩还是问上了周清源,他的数学成就远远高过周清源,但有一些事情上,周清源还是能提供意见的。

王浩更偏向于水木大学或者科学院数学所。

前者,熟悉。

后者则是有些好奇,毕竟是科学院,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周清源则给了一个不同的意见,“你为什么不去东港大学呢?”

“东港大学?”王浩下意识摇头。

“对。”

周清源很认真的说道,“我建议你去东港大学。”他说着叹气道,“王浩,我清楚你和东港大学的问题,但你应该正视过去,最少不要被过去所影响。”

“国内的数学来说,在偏微分方程程领域,东港大学才是最有权威的,那里有两个相关领域的院士坐镇。”

“如此重大的研究,在国内做报告,东港大学肯定是首选。”

周清源的话音非常诚恳,也让王浩不由思考起来。

在挑选做报告的地点时,他几乎下意识的排除了东港大学,每当想到东港大学时,脑海中就会流过很多的记忆。

导师、同学、认识的人、朋友,还有心动的那一抹倩影……

等等。

很多很多。

这些记忆并不是他自己的,但即便主观意识到自己和前身的不同,记忆却一直映在脑海里。

正因为这些记忆的存在,他才下意识的否定东港大学。

当时被解聘的事情也是重要原因,但一切早已经过去,东港大学发布了公告,一切都和他无关,事情已经得到了澄清,合金实验室的陈建林也在被调查。

那么,选择东港大学作报告,会发生什么呢?

解聘事件,可能会被重新提及?

合金实验室的问题,可能会被重新关注?

或者,一切全无波澜?只是正常去做个报告?

王浩思考着走了出去。

他走到了操场旁边,坐在了硬石凳上,一直看着操场上的热闹场景。

同时,梳理那些记忆。

周清源有一句话说的没错,他不应该被过去所影响。

东港大学是东港大学。

他就是他。

即便是到了现在,许多人谈起他,还会说东港大学,那是过去的烙印,而他希望能彻底摆脱烙印,和东港大学完全分割开来。

如果连东港大学都不去面对,还怎么进行分割呢?

想要摆脱什么,就必须先要面对什么。

他用力抿了抿嘴。

有了决定。

……

东港大学的宣传部邮箱,收到了一封正式的回复邮件。

工作人员点开邮件以后,顿时惊住了,因为邮件是来自西海大学的王浩,他马上把消息报告上去。

宣传部主任胡芳,看到消息都愣住了。

东港大学邀请王浩来做报告,可以说就是例行发个邮件,根本就没想过王浩会同意。

整个学校都知道,王浩和东港大学的复杂纠葛。

虽然事情都已经过去了,但大多数人都认为,王浩选择东港大学作报告的几率还是很低。

他和水木大学邱成文关系很好,做报告大概率还是会在水木大学。

现在看到王浩的正式回复,胡芳带着惊讶赶紧把事情告诉了上级,同时也马上通知了数学院。

这件事是要好好做准备的。

因为牵扯到国际中重大的成果报告,到时的规模甚至比召开国际会议都不差,相比一些普通的会议,规模还要更大一些,肯定会有许多顶级数学家到来。

这些是必须要考虑的。

数学院的教授们就不用考虑这么多了。

他们知道消息都感觉很振奋,“知道了吗?王浩同意来我们大学都报告了!”

“他要回来?”

“什么回来,想的挺好,他就是来做个报告!”

“做个报告也行啊,这也等于是回归母校了!”

“我都好几年没看见王浩了,这么一说,还真是有点期待啊,他还是做NS方程的报告,这可能会成为独属于他一个人的数学盛会!”

这件事对于东港大学非常重要。

一则是因为进行的是国际最顶级的数学研究报告,肯定会有很多顶级数学家到来,也能助推东港大学在偏微分方程领域的权威。

二则是王浩这个人不一样,他就是打上东港大学烙印的学者。

现在也等于是回到东港大学,很多人都非常的期待。

包括东港大学,包括数学院,都开始为此做准备了,他们要召开会议定好时间,也要在国际上发布消息,邀请数学界的顶级学者。

很多人都知道了消息,其中也包括教务处副主任黄益春。

黄益春听到消息感到惊讶,随后就有些期待起来。

近两年时间,他在学校里过的很不好,都快成为人人喊打的存在,尤其是数学院的几个教授,碰到就根本没有好脸色。

他最开始还觉得类似的事情,忍忍就过去了。

后来王浩又完成了各种研究,名气变得越来越大,同时他的名声在学校里也臭了。

很多人对他的形容都是‘东港的罪人’。

但是,黄益春还是坚持每天上班,尽量不让人挑出问题,因为他出去根本不可能找到类似的工作。

如果从岗位上离职,他就只能提前过退休生活了。

重要的是,连退休金都没有。

现在他距离退休还有几年时间,想着熬一熬就过去了,但真是感觉度日如年。

即便是职权范围内的一些问题,他连话语权都没有,参加学校的一些会议,就只能当个旁听的观众。

听到王浩要来东港大学做报告,黄益春就想着翻盘的机会来了。

他知道自己做什么能够挽回形象。

很简单,把王浩挖回来。

只要能够把王浩重新劝回东港大学,一切都会成为过去,也许他还能成为学校的英雄?

不管怎么说,他都能够重新抬起头,洗刷掉身上的污点,甚至可能直接再做回主任的位置。

现在主任位置依旧空悬,似乎就是等待着他重新就职。

“到时候,怎么做呢?”

黄益春仔细想着,“王浩就是东港人,他肯定是想回来的,只是缺少台阶。”

“到时候就低头认错,再不行就下跪认错,求也要把他求回来,给他足够的台阶下。”

他根本没有考虑面子问题,因为现在他已经没有面子了。

如果下跪能把王浩求回来,到时候其他人会怎么说?他们会说‘黄益春为了东港大学的发展,下跪求来了王浩’。

那可不是没面子,而是听起来很伟大!

“到时候,再把责任都推到陈建林的身上,王浩应该还不知道,陈建林已经被调查了吧?”

因为缺少相关消息来源,黄益春倒是不能确定。

但是,增加了陈建林被调查、合金实验室上下被调查的消息,也足够让王浩解气了吧?

他解了气,有了台阶下,还会拒绝回来吗?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