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七章 揭榜(1 / 2)


沈欢和安夏洛聊得开心,安夏禾突然过来了,她看到安夏洛,眼中明显闪过一丝放心。

安夏洛看到安夏禾欣喜,然后站起来高兴道:“姐姐。”

安夏禾点点头,然后向沈欢道:“多谢郡主照顾舍妹。”

“安姑娘客气了。”

“既然没事,跟我回家吧。”安夏禾对安夏洛道,然后点头向沈欢示意,转身离开。

安夏洛给沈欢一个微笑,然后跟上了安夏禾。

不明不白给安夏洛当了一会儿知心姐姐,沈欢心情也平静下来,打消了去找赵玥的念头,选择直接回宫。

了解便宜父亲的事情不能急,她要稳扎稳打,一步一步来,如今要做的,就是整合自己手中的资源,努力想办法壮大自己的实力。

想到这个沈欢就有些头大,她从来不是什么管理型人才,也没有什么野心,还真是为难自己。

不过如果有必要,重拾祖业也未必不行,沈欢暗下决心。

女学里有了安夏洛的出现,竟由几分鸡飞狗跳的感觉,那些想要收拾她的贵女在她面前难得出现集体失语的感觉,欺负这样的人半点做成就感没有不说,还能让人气的跳脚。

比如崔伊雪一日上书课笑着对安夏洛道:“久闻夏洛妹妹有一手漂亮的卫夫人簪花小楷,不知能否指教一下?”

安夏洛纳闷道:“指教?伊雪姐姐你想跟我学习随时可以,不用这么客气。”

……

有日,顾妍灵讽刺她道:“真不知道有些人家都是怎么教养子女的,怎么会教出那种这般蠢笨无知的人。”

安夏洛凑到她身边悄悄道:“顾姑娘你是在说陵南郡主吗?虽然我觉得在背后议论别人不好,但我也觉得她家教不好。”

……

总之,有了安夏洛,女学变得更加热闹了。

此时。国子监也出了一件大事,原来协助礼部主持春闱的博士们陆陆续续改卷归来,听说了《长安旬报》的言论。甚为愤慨,直叹竖子无知。

但是大夏朝毕竟是个开放包容的时代,之前就有御史上书,认为《长安旬报》妖言惑众,应该停办查封,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了。高高在上的读书人更是不会以势压人。所以他们决定以理服人。于是决定仿照《长安旬报》的形式创办《国子监学》,旨在宣扬圣人之学,教化百姓。

其实。说白了就是为了与《长安旬报》上的言论打对台战,公开辩论。

此事一出,文人界立即沸腾了起来,许多文人因《长安旬报》的言论憋屈不满很久了,如今有一个平台可以抒发心中所想,自然积极踊跃,一时间国子监门庭若市。不得不特意开辟新地方,专门用于《国子监学》的办公。

《长安旬报》一炮而红,其中的言论虽然争议不断,但也也获得了某些人的共鸣,因此,也接到了不少评论和投稿。所以。第二期《长安旬报》就在沸沸扬扬的言论中发行了。

不过这次《长安旬报》却没有成为焦点。所有人都被一个《新义书苑》的报纸吸引了目光

原因无他,太犀利了。

《新义书苑》头版头条的文章锋芒直指现行的科举制。科举考试是国家的抡才大典。是为了国家选出优秀人才,帮助帝王分忧协助管理国家,但是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国家需要的人才?

文章首先分析为官者的要素,提出了“德才兼备,知事务实”的要求,但是科举制是否能够将这样的人才挑选出来?

现在的考生,春闱前到处投递诗文,想方设法博得才名,文章写得花团锦簇,诗赋做的文采斐然,却只是空中楼阁,华而不实。

因为大夏朝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有有各名人的推荐。因此考生热衷奔走在公卿名士的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以显露头角。

这些人丝毫不关心国家大事,不了解民生疾苦,不过是欺世盗名之辈。试问,这样的人怎么能够为国分忧?

科举考试是为了选拔实干人才,可是为何又要重文采多于策论。其次,科举考试的公平性也受到质疑,文章分析了科举考试容易出现作弊行为的各个环节,并提出了不少改进方法。

此文一出,让已经火热非常的春闱更加引人瞩目。